2023毕设故事|丛聪:《我将宇宙随身携带》

2023-07-07 11:02:57来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丛 聪

2023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学士

2023年作品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收藏


(相关资料图)

曾获荣誉:

国家奖学金

北京市优秀三好学生

清华大学优良毕业生

清华大学综合优秀奖学金

四角楼国际彩色宝石设计大赛二等奖

导师的话:

丛聪同学的毕业创作通过抽象的形式表现具象的造型,在矛盾碰撞中探索简单与复杂和谐共存的美感。从根根丝线到起伏的原片再到立体的造型,扁平的金丝经过灵活的编织形成微妙的质感,展现韧性与张力。通过编织、缠绕、包裹、塑形,尝试实现金属编织与首饰语言的当代转化。作品整体突出虚实结合,将坚硬的金属转化为如织物般温暖的首饰,远观简约大方,近看空灵精致,“希望观者感受到她是细腻飘渺、清晰真切。”

毕业创作在深入探索金属材料和工艺的基础上,试图将时尚设计、可穿戴装置、材料研究进行融合,展现首饰与身体、与空间的关联,以及关联背后承载的观念。创作过程中结合工艺、材料、思维等诸多因素,跨领域融合金属艺术与其它专业特色,努力拓展专业思维认知,着力探究出多元工艺文化在当代首饰语境下的创新思考。

——王晓昕

工艺美术系党支部书记、副教授

《我将宇宙随身携带》

提到金属你会想到什么?

提到首饰你会想到什么?

提到链条你会想到什么?

是坚硬冰冷?

是精致小巧?

是束缚捆绑?

我希望它们是温暖灵动、是精致大气,是自由真切的。

诗集《我将宇宙随身携带》中的一句话一直打动着我:“我的心就像一个牧羊人,它熟悉风和太阳,和季节手拉手前行,跟随并观看。大自然空寂无人的所有宁静,来到我身边坐定。”我的毕业创作也由此生发。

作品《我将宇宙随身携带—项链I》

作品《我将宇宙随身携带》整体图

从《我将宇宙随身携带》出发,我希望我的作品也能够倡导纯粹、自由,能够鼓励我们不去过多刻意地关注事物的意义,只是单纯的去感受,感受一阵风、一片云、一朵花,就像将宇宙随身携带,感受她的细腻飘渺、清晰真切。

我通过无序化金属编织工艺,结合半嵌入式珍珠设计,从视觉上降低金属的冰冷属性,展现如织物般的温暖灵动,与金属链自身的压迫感形成矛盾冲突但又消解融合。系列首饰主体全长4米同时轻盈可佩戴,将时尚设计、可穿戴装置、材料研究融合,实现形式美与实用美的统一。

作品《我将宇宙随身携带》细节图

作品《我将宇宙随身携带》现场细节图

作品《我将宇宙随身携带》现场图

方案创作

链条是我一直有意研究转化的形式元素,创作之初我希望做一款能够与人体产生大面积接触及联动的首饰,将时尚设计、装置艺术以及材料研究融合。

部分创作手稿

我用近2个月的时间探寻能够实现这一创作想法的方式,但多次碰壁。其难点在于设计体量很大,如果金属占比过多会导致重量过重,无法实现佩戴功能;若为减轻重量,综合材料介入过多则导致金属的专业属性过低。

尝试过程记录

尝试过程记录

多次辗转,我确定了金属编织这一工艺,它是能够实现我设计方案的最佳形式。但由于本科期间并未尝试过金属编织工艺,这给实践创作带来了巨大挑战,我开始通过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多方资源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金属编织。

尝试过程记录

实践过程

在实践过程中我通过调查研究法有计划的收集无序化金属编织的作品资料;采用整理归纳法对已有的金属编织以及无序化金属编织在首饰创作中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作品的基本特点、应用形式、装饰语言和艺术表达以及实践实验法,通过自己的工艺试验和实践产出数据,证明可行性和最优方案,进而深入研究毕设主题。

作品《我将宇宙随身携带》创作中

作品《我将宇宙随身携带》创作中

作品《我将宇宙随身携带》创作中

作品《我将宇宙随身携带》创作中

作品《我将宇宙随身携带》创作中

经多次试验对比尝试,确定所用金属片每片尺寸为10.5*5.5cm,作品共用160片,每片编织所需时长2小时;同时每四片组装时长3-4小时。

每一个链条部件需消耗黄铜丝110米,毕设系列共编织黄铜丝3520米,累计制作时长487小时。

用时两个月打造出《我将宇宙随身携带》这套全手工镂空首饰作品。

作品《我将宇宙随身携带》部分金属丝

作品《我将宇宙随身携带》部分金属丝

作品《我将宇宙随身携带》部分金属丝

实物佩戴

说在最后

《我将宇宙随身携带系列》在设计突破方面,尝试通过大体量的造型作为首饰语言的载体,强化金属编织的独特视觉效果;突破金属坚硬厚重的特性,展现金属编织丰富的肌理触感。

在工艺创新方面,创作过程没有具体可以借鉴参考的编织实物细节,每一步创作点都需反复尝试、对比、实验,摸索最适合的方案;同时大量的工作时间积累,完成这件纯手工制作的大体量金属编织镂空首饰也是在工艺方面的尝试和突破。

作品《我将宇宙随身携带》现场图

作品《我将宇宙随身携带》现场图

作品《我将宇宙随身携带》现场图

作品《我将宇宙随身携带》现场图

毕业答辩的最后我是以这样一段话结束的:“四年来,我收获的不仅仅是专业内的理论知识,更是实践中所培养的思维方式、表达能力、逻辑能力以及看待问题的视野和角度。我想感谢这四年平凡但努力的自己,相较四年前,现在的我依然很普通,但在无数焦虑颠簸的日子里,它们让我活得更加真实、更加坦然、更加自信,是结束亦是开始,感恩相遇,后会有期”。

作品《我将宇宙随身携带》现场图

关键词:

上一篇:光线传媒(300251):技术指标出现看涨信号-KDJ 低位金叉(07-07)
下一篇:最后一页